在零下15摄氏度的严寒中,德国阿尔滕贝格雪橇世界杯分站赛于上周末落下帷幕,这场被誉为“冰雪F1”的赛事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的参与,不仅展现了雪橇运动的极限速度与精准操控,更见证了新一代运动员的崛起与传奇选手的坚守。
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23岁的奥地利选手卢卡斯·格鲁贝尔以0.03秒的微弱优势击败卫冕冠军、德国名将费利克斯·洛赫,爆冷夺冠,格鲁贝尔在最后一滑中以近乎完美的弯道控制力实现逆转,赛后他mk体育激动地表示:“阿尔滕贝格的赛道以难度著称,能在这里战胜洛赫是我职业生涯的里程碑。”
而洛赫虽屈居亚军,却以稳定的表现巩固了本赛季总积分榜的领先地位,这位35岁的老将坦言:“年轻选手的进步令人惊叹,但我的目标仍是明年的世锦赛。”
女子组方面,德国选手安娜·贝雷特尔延续了主场优势,以两轮滑行总成绩1分42秒56夺冠,她的最大竞争对手、拉脱维亚的埃莉娜·莱玛尼斯因第二滑的微小失误位列第三,赛后她直言:“弯道9的冰面状况影响了我的节奏,但这就是雪橇——细节决定一切。”
双人雪橇的角逐同样激烈,意大利组合路德维希·里德尔/帕特里克·拉斯特以0.12秒的优势力压德国组合托比亚斯·文德尔/托比亚斯·阿尔特,摘得金牌,里德尔赛后透露:“我们的秘密是每周三次的模拟器训练,这让我们在高速中保持同步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组合扎克·迪特尔/肖恩·霍兰德首次闯入前三,迪特尔表示:“过去两年我们专注于起跑提速,今天终于看到了成效。”这一成绩也被视为美国雪橇队复苏的信号。
作为东道主,德国队在团体接力赛中展现了统治级表现,由贝雷特尔、洛赫和双人组合文德尔/阿尔特组成的队伍以2分30秒89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奥地利队1.5秒,德国队教练马库斯·齐默尔曼评价道:“这是一场战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,尤其是贝雷特尔在女子段的领先奠定了胜局。”
阿尔滕贝格赛道因其16个高难度弯道被称为“冰上迷宫”,本次比赛前,组委会对弯道4和12的冰层厚度进行了优化,以减少选手的侧向离心力,多支队伍启用了新型碳纤维雪橇,其重量较传统材料减轻8%,但抗扭强度提升12%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指出:“材料科学的进步让运动员能更安全地挑战极限。”
尽管天气严寒,三天赛事仍吸引了超过1.8万名观众到场,其中30%为青少年,赛事组委会联合当地学校推出“雪橇体验日”,孩子们可参与VR模拟滑行,转播数据显示,全球收视人次突破2300万,创下本赛季新高,赞助商代表克里斯汀·韦伯表示:“雪橇运动的观赏性和科技感正吸引更多品牌关注。”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过半,各队已开始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布局,德国、奥地利等传统强队仍占据优势,但美国、意大利等队的进步或将改变奖牌分布,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赖穆特总结道:“我们看到了更开放的竞争格局,这有利于项目的发展。”